心臟衰竭藥物

一般在急性衰竭時大多使用:

毛地黃(強心劑):

用來加強心肌的收縮力,延長心室填充血液的時間,使得心臟在每次搏動間都能夠輸送出足量的血液供給人體新陳代謝之用,以改善心臟衰弱的發作。然而,若是服用過量的毛地黃,就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頭痛、倦怠、嗜睡、焦躁、畏光等副作用,故須僅慎用藥,可於服藥前測量脈搏次數,若每分鐘少於60下則須暫停用藥。

利尿劑:

能幫助腎臟排除水分與鈉離子,減少在體內循環的血量,進而降低心臟負荷,也可以改善水腫情形。不過亦須斟酌用藥劑量,以免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脫水等副作用,而出現食慾不振、胃腸不適、虛弱、嗜睡、抽蓄等症狀,也可能因導致低血鉀而促成心律不整發作。

在慢性衰竭的治療上則用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Ι):

可抑制心衰竭患者常見的凝乳酵素、醛甾酮系過度活性化,增加循環血液量與末梢循環系統負擔。這種療法也可保護受損心肌

乙型交感神經(β)阻斷劑:

可降低心肌收縮力,慢性心衰竭患者給於少量β阻斷劑,可改善心衰竭症狀與心機能。其原因是,β阻斷劑能解除慢性交感神經緊張導致的弊害,也就是過度代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