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分類

一般而言心律不整大致上分為二類,一為非心室性的心律不整。發生心律不整的部位始於心臟上方,包括竇房結、心房、房室結、心房與心室交界處等,或電器傳導途徑發生障礙,使得節律的信號變慢或阻斷而引發心律不整。其嚴重性往往較心室心律不整為低。

但是其中以心房顫動最為危險。因為心房異常而發生快速而雜亂的電氣信號,以至於心房收縮率可高達每分鐘 350~500 次,呈現不規則的顫動,而且信號無法全數下傳至心室(有房室傳導阻滯的結果),故而心室速率也全然無規則可言。常見於高血壓性心臟病、二尖瓣疾病、缺血性心臟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患中。又 因心房過度顫動而無法有效運作,遂使血液容易積聚心房內形成血栓,進而引發腦栓塞、腎栓塞的危機。

另一類為心室性的心律不整,指心跳節律起源自心室,並非正常狀態下的竇房室,而使血液輸送不足,常導致嚴重的病源或致命性。其中尤其以心室顫動最為危險,會造成心室無 法遏止而快速又雜亂地顫動,形同馬達空轉似的,沒辦法打送出足量的血液,而使身體各部位發生缺氧情形,最終猝死。這是最嚴重、最危險的心律不整類型,除非 能及時治療,否則致死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