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原因

心臟主要功能是把血液送到全身器官與組織。但是當心臟因故無法充分發揮機能時,人體的循環系統就會啟動代償機制維持生命所需的血液循環。

心臟代償機制的內容主要有心臟擴大、心肌肥大以及交感神經緊張三種方式。心臟擴大是心臟本身最常出現的一種代償機制。也就是以擴大心臟內腔增加心臟收縮力與心搏出量。而心肌肥大,基本上指心室壁過度增厚以增強收縮力,維持心臟機能正常。

另外,交感神經代償機制是增加心臟亢奮增加心搏數、提高心臟的收縮力,最後加大心搏輸出量為目的。並透過末梢動脈收縮與靜脈伸展性的降低。使血液流往腹部器官與四肢降低,確保維持生命必需的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獲得足夠血液供應。並把貯存末梢靜脈的血液送往中心靜脈,以增加靜脈回流量和提高心肌搏出量。

當這些代償機制仍然無法滿足身體及心臟的負荷時,心肌功能於是朝向惡性循環的狀態,這時就產生心臟衰竭的病症。心臟衰竭常是許多心臟血管疾病的合併症候群之一,可能是因為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或代謝性心臟病的關係所致,使得心肌無法壓送出足量的血液供應身體循環所需,既影響各個器官正常功能的運作,而且還會使血液積聚在肺臟或靜脈等部位而引起症狀,因此稱為鬱血性心臟衰竭。

心律不整症狀

大部分的心律不整是由心肌梗塞、心肌肥大、心肌衰竭等心臟因子,再加上肉體上、精神上的壓力改變等機能因子所導致。因此常尾隨著其他心臟病變而生,諸如缺血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變、代謝性心臟病等,或其他可能引起心臟傳導系統出現功能障礙的任何原因。

一 般而言,正常的心臟節律為每分鐘 60~100 次左右,而心律不整則可能出現心搏過緩(每分鐘低於 60 次)、心搏過速(每分鐘高於 100 次)或心跳呈不規則 地快慢交替(圖28)。心搏過緩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足,而使得身體各部位(如腦部)發生缺氧情形;心搏過速會使得心室因為沒有足夠時間來填滿血液,而損及心 臟擠壓血液的功能。因此,心律不整常伴隨著心悸、胸口悶痛或緊窒感、喘不過氣、呼吸困難、水腫、虛弱無力、疲倦、頭暈目眩、暈厥等前驅症狀,嚴重時甚至會突然地休克或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