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使用高血壓藥(ACE-I、CCB)明顯提升罹患癌症的風險

癌症連續27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可以說人人聞癌色變,因此像是癌症篩檢、癌症保險等等的?健康?事業近幾年來大舉進攻,試圖 搶下這塊?癌症預防?的大餅!而高血壓藥物則是多年來蟬聯國人用藥第一(例如:脈優 ),癌症和高血壓這兩者原本看似沒有任何交集的兩端,卻因國際臨床實驗上越來越多實驗結果,證實高血壓藥物會導致高血壓患者罹患癌症!因此,高血壓患者長 期使用的高血壓藥容易引發癌症的議題也愈發劇烈,各國科學家、學者等都紛紛投入高血壓相關研究。

2012年加拿大進行一項高血壓用藥研究分析,看看高血壓藥是否會導致癌症,像一般比較常見的癌症,如肺癌、大腸癌、乳癌、前 列腺癌,以及對這些癌症的個別影響,這項研究從1995年持續到2010年間,共分析一百多萬人的案例,發現高血壓患者罹患肺癌的比例相對比其他癌症來的高。

在這份高血壓與癌症的研究中,特別針對現行高血壓藥-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 blocker)、血管收縮素轉化?(ACEI)及常用的高血壓第一線用藥-利尿劑,評估這些高血壓藥和整體癌症風險的關係,研究指出ARB、beta- blocke及利尿劑這些高血壓藥並沒有明顯導致癌症,但在這一百多萬人的高血壓研究中,卻發現使用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ACEi) 或鈣離子阻斷劑 (CCB)這類高血壓藥物,會明顯導致肺癌!

當高血壓徵兆被定義為高血壓疾病時,這4~50年來在醫界及藥商的?努力?之下,高血壓藥物早已成為國內外使用量最大宗的藥物 (例如台灣用藥量第一是高血壓藥:脈優),而台灣自從健保實施之後,高血壓的就診人數和癌症人數呈現直線上升的狀況,短短3年高血壓就診人數攀升57倍, 癌症就診數飆高到84倍!這也就不難想像台灣為什麼能穩坐腎衰竭世界第一的頭銜了,因為從這些研究和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高血壓藥這種需要天天使用的特 性,雖然能快速緩減高血壓症狀,但高血壓藥不但不能根治高血壓,還衍伸出洗腎、癌症等等問題。

讓我們再仔細探究上述高血壓藥的作用機制:

◎ 鈣離子阻斷劑(CCB):這類高血壓藥物,原本是設計來對付癲癇症的藥,後來廣泛被用 來治療高血壓。鈣離子阻斷劑的作用機轉,主要是藉由阻斷平滑肌細胞上的鈣離子通道,讓鈣無法順利進入細胞中,於是細胞無法收縮,使原本應該收縮的血管反而擴張,因而讓血壓下降,高血壓的情況也就得到緩解。但因為這種高血壓藥物會同時讓心肌細胞鬆弛,使心臟收縮力減低,可能會使高血壓病患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因此1998年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全國高血壓研究報告中,建議應非常小心地使用此類高血壓藥物。

鈣離子阻斷劑(CCB)高血壓藥物有:脈優 (Norvasc)、普心寧(Plendil)、達爾能(Diltelan)、心得利(NIFEHEXAL)、冠達悅(ADALAT)、保心律(NIFEPIN)…等。

◎ 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ACEi):這類高血壓藥的作用機制,是將製造?血管收縮素轉化?的酵素,在肺臟及腎臟中加以抑制與消除,因此像是一號血管收縮素、二號血管收縮素和醛固酮都被阻斷無法釋放出來,在這樣的化學作用之下,產生了兩個結果: 血管體積不再增加、血管不再收縮,因此高血壓症狀解除。

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ACEi)類的高血壓藥物有:得降(NDING)、樂壓錠(STINTEC)、血樂平(CEPORIN)、悅您錠(RENITEC)、壓舒寧(VASTRIL)…等

基本上高血壓藥物都是藉由擴張血管、抽掉血液體積,讓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下降,但若從血壓公式來剖析高血壓,我們可以知道,其實 高血壓是因為心臟收縮力或血液輸出不足,身體為了滿足細胞所需的養分,而收縮血管自救,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血壓患者的身體其實需要更多的血液,卻因 為高血壓藥強制擴張血管來降低血流,使血壓下降,身體細胞長期在缺氧的情況下,身體機愈加耗弱,更別說那些布滿微血管的臟器們,洗腎、癌症是遲早的事情。

鈣離子阻斷劑(CCB)、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ACEi)這類高血壓藥為什麼會特別導致肺癌呢?而其他類的高血壓藥就真的沒 有問題嗎? 更多關於高血壓藥與癌症以及高血壓藥與心衰竭、腎衰竭的研究,正在各國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研究結果也將陸續公布出來,或許這對未來投入研發治療高血壓的研 究者能發揮助益。

參考文獻:

  1. Long-Term Use of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nd the Risk of Cancer. (PLoS ONE2012 Dec.)
  2.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3. 高血壓革命:根源之道 (陳志明博士 2012 April)

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後導致痛風

台灣五十歲以上老人,每兩位就有一位是高血壓患者,全台灣約有420萬人罹患高血壓,而國人用藥量蟬聯第一名的高血壓藥物,就是赫赫有名的脈優。高血壓控制不好會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危險,但是高血壓藥物過度或不當使用,也會引發其它副作用,國際多篇研究指出,長期只用降壓藥會明顯導致洗腎、引發癌症、 心臟衰竭等,但根據最新美國研究發現,赫然發現使用高血壓藥物,竟然會造成高血壓患者罹患痛風!

痛風是因為嘌呤(普林)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也就是尿酸過高),又稱代謝性關節炎。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則尿酸鹽結晶在身體各部沈積的數量也越多,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導致,特別是在關節膜或肌腱、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及體溫較低的地方,尿酸鹽結晶容易沉澱;例如大腳趾及其他腳 關節等,較容易發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美國追蹤2000~2007年,介於29~79歲,共約5萬人,因高血壓患者產生痛風的發生率,發現服用高血壓藥物會造成高血壓患者的痛風。該研究針對現 有高血壓藥物做全面性的分析與探究—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ACE-I)、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Blocker)、 鈣離子阻斷劑ARB)以及利尿劑五大類高血壓藥物。

這些高血壓病患使用的高血壓藥物中,ARB、CCB類的高血壓藥對高血患者痛風的風險很小,但是相反的,ACE-I、B-Blocker、利尿劑這三種高血壓藥則明顯造成高血壓患者的痛風。這類高血壓藥物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尿酸,因而導致身體尿酸過高,使尿酸鹽結晶沉澱,形成痛風。究竟問題出在哪裡?讓我們 深入分析。

首先,我們必須先知道尿酸的排泄方式:人體內尿酸的總含量約一公克,每天約有三分之二會因新形成及排泄而更新;排泄的方式,三分之二由尿液排出,三分之一 由腸道排出(慢性腎衰竭病患,從腸道的排出量相對地增加)。尿酸經腎臟的腎絲球濾出後,大部分由近端腎小管再吸收回來,然後再經由遠端腎小管分泌出去;其中部分的尿酸又會再吸收回來。因此尿酸的分泌及分泌後之再吸收,即成為決定血中尿酸濃度高低的因素之一。人體在水分充足狀況下,尿酸的排泄會增加;但在缺 少水分狀況下,會使尿酸的再吸收增加。

ACE-I類高血壓藥會讓高血壓患者的血管擴張;而B-Blocker類高血壓藥會使高血壓患者心跳脈搏減緩,在這兩種高血壓藥沆瀣一氣的作用之下,身體 末梢循環變得更差、更糟糕,因此可能是因為這樣的因素導致尿酸鹽結晶特別容易沉積在關節處,引發痛風!

利尿劑類高血壓藥,顧名思義就是強迫高血壓病患排尿,讓血液中的水分減少,醫學研究指出,身體一旦水分缺乏,就會增加尿酸的回收。全球心血管醫師用藥指引 JNC7 (The Seventh Report of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將Thiazide類利尿劑類高血壓藥列為治療一般高血壓的第一線用藥,所謂第一線用藥就是泛指症狀較為輕度、剛開始有高血壓症狀, 血壓在150~160以下的高血壓病患。目前常用的利尿劑類高血壓藥物有: Aldactone(安達)、LYSIX(克利淨) 、 Uretropic (通舒錠)、Slosat(賜樂泄)、Landuet(帝脈)等。

在我們每個腎臟裡大概都藏有100萬個腎元,每個腎元前端為一團微血管組成專門過濾物質的「腎小球」,緊包著它的就是後面拖著長長的、用來控制水分排放及 回收鹽分的「腎小管」。利尿劑類高血壓藥就是在腎小管上阻斷血液中水分回收,連帶也將鹽分排出體外,因此血液中的水分會快速被抽掉,這樣的結果雖然讓血壓降低了,但也間接使得體內尿酸增高。因此使用利尿劑高血壓藥物的病人,若發生高尿酸血症,則應立刻停止使用利尿劑類高血壓藥,以避免帝王病—痛風找上門!

其實談到痛風,一般可以想到的原因是: 餐餐大魚大肉、喝酒過量、常吃含有大量嘌呤的內臟及富含嘌呤的食物等,似乎遠離這些食物就可以避免罹患痛風,但這其中有多少人納悶,即便飲食清淡,為什麼 還是受到痛風的摧殘。大家萬萬想不到,原來醫生要我們按時服用的高血壓藥,是導致痛風的原兇之一。若高血壓藥這種化學物質有這麼多的缺陷,那麼研發以天然 草本、非化學成分的配方來治療高血壓則勢在必行,抑或是解決現有高血壓藥物缺陷,方可突破高血壓藥物對高血壓病患的身體危害。

文獻資料:

  1.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7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2.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amo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BMJ. 2012 Jan)
  3. <<高血壓革命:根源之道—只用降壓藥找死>> (陳志明博士,2012.4月)
  4. 成大醫院內科 衛教園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