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移轉與基質金屬蛋白酶的關係,將在本單元中分別探討。我們研究室已發現藉由MPX-47、JR-57等類似的分子結構物質,它們能分別對MMP2、MMP9等類別的金屬基質蛋白酶進行活性的抑制。
我們也將介紹這類物質在對癌細胞的移轉條件下,抑制MMP活性的功能及可能的相關應用。
Dr.Balance Hypoxia Research Center
每個月月經來時都痛得苦不堪言嗎?妳是不是一直沒辦法懷孕?也許妳得了內膜異位症而不自知。經痛等子宮內膜異位症都會讓女性的生活品質降低,更嚴重的人還會影響一個家庭,如果每次月經來就痛不欲生,最好快就醫檢查,置之不理的話拖久就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根據統計,在台灣800萬生育年齡女性中,有2~5%的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換言之,有20~40萬的女性受到此病的侵襲。實際人數應該更多,因為這2~5%是有明顯症狀,且經過診斷與治療的,還有部份患者是潛在、尚未被發現的。
目前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方面一直沒有很大的進展,只能使用救急的方式,經痛就使用止痛藥,子宮內膜異位症使用避孕藥,如果肌瘤擴大就開刀切除,而開刀切除後不出兩年,又開始經痛,有些人甚至在幾個月後又發現1-2公分的小肌瘤產生。所以現在科學家一直都在積極地尋找根源,才能對症下藥,值得慶幸的是,這幾年已經找到子宮內膜異位症、經痛等婦女疾病的根源,那就是『缺氧』。台灣的國立成功大學也做了相同的研究,缺氧(Hypoxia)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加重經痛,研究發現,缺氧(Hypoxia)會誘發缺氧因子(HIF-1)產生,而後就會讓發炎因子COX-2增加,當COX-2越來越多,那前列腺素就會分泌更多,讓經痛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加劇;現在研究人員尋到的根本原因,缺氧(Hypoxia),所以他們就試著阻斷缺氧因子(HIF-1),有了驚人了發現,自從阻斷缺氧因子(HIF-1)後,經痛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狀況日益減緩,也就是說慢慢地變好,這讓科學家非常的興奮。
已經可以確定如果要治療或預防經痛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朝缺氧(Hypoxia)下手,讓子宮內膜細胞及身體全部的細胞都充滿養分,就能避免細胞病變,而後產生沾黏等狀況,也會讓發炎因子減少,讓經痛不再產生,缺氧(Hypoxia)是我們首要對付的重要方向。
文獻來源:J Pathol. 2011 Nov;225(3).
由於胰島素會在腹部的肥胖細胞發炎之後變得調節困難,容易升高血糖濃度令血液酸化pH值偏低,造成血管的內膜破損。加上隨後大量的游離脂肪酸及巨噬細胞,從腹部肥胖細胞中被釋放出來之後,將使得子宮的血管急劇堵塞,而造成缺氧狀態。這時會在子宮內膜細胞放出大量內膜間質破損刺激脢(例如Activin),它們會讓MMP這類的破壞物直線的上升,直接的讓組織子宮肌肉層的細胞間質稀散鬆脫,而讓脫落的內膜細胞非常的容易進入落地生根,於是子宮內膜異位中最難纏的子宮肌腺瘤於是形成。
如果要說現在文明最嚴重的疾病,其實不是癌症也不是阿茲海默氏症而是躁鬱症及憂鬱症!其實包括你和我都有躁鬱和憂鬱的問題,只不過沒那麼明顯罷了。但是研究卻發現對於獨居的老人、 長期抽煙者、有子宮內膜異位或長期經痛者等等,他們都有長期的躁鬱及憂鬱的問題。
我的研究發現這些人其實都是慢性缺氧的重大族群, 獨居的老人因為年紀的關係,從25歲開始每年就已經衰減1%的攝氧量,常常到了六七十歲以後,身上所產生的能量只能達到正常年輕人的60%左右,他們的腦部感受不到正常有氧量的水準,所以在腦中黑質細胞多巴胺分泌自然就會越來越減少,加上因為獨居的外部環境因素所刺激,因而產生強烈的不安感!
而長期抽菸者,由於他們的血液中含有百分之10到14左右的一氧化碳,使得他們的攝氧能力比平常人減少了一成半上下,但是每當他們抽菸的時候尼古丁可以麻痺缺氧的大腦中樞神經,一旦尼古丁的麻醉作用減退以後,大腦就會感知到強烈的缺氧訊號,也因此他們就會常常感到要再抽菸的慾望,以解除他們的不安感覺。這也是抽菸者一旦戒菸的初期,就會發生強烈的躁鬱甚至憂鬱問題。
對於90%左右的女性曾經都發生過經痛的問題,而其中百分之45左右的人,都因為慢性缺氧而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她們的主要問題都是因為心臟二尖瓣膜脫垂所導致心臟射出血量減少,由於二尖瓣膜脫垂造成全身血氧供給減退,而使腦核中的杏仁體及黑質神經細胞區的血氧濃度慢性降低,導致腦神經細胞偵測到身體缺氧,因此在心理上就會常常發生不安的感覺,嚴重的人將會導致躁鬱甚至憂鬱的問題。
很多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常常因為血液流失過多而發生貧血現象,但是新的研究又發現許多原本就患有貧血女性,其實反而才是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原因之一。當然很多的都會說這是雞生蛋跟蛋生雞的問題,我的研究卻發現這個是兩個不一樣的獨立事件,只不過剛巧的都和子宮內膜異位症相關罷了!
女性的貧血大致上分為幾類,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屬於遺傳性的地中海型貧血或者是鐮刀型貧血這一類的問題,在每個紅血球上面有2500000個血紅素,每個血紅素薑可以搭載4個氧分子,所以一個滿載的正常紅血球細胞可以搭載10000000個氧氣。
可是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紅血球型態, 因為遺傳基因的突變問題,使得他的紅血球呈現鐮刀型的型態,這樣子就明顯的減少了血紅素的數量以及氧氣的搭載能力,從而使得身體的帶氧量明顯的減少很多,所以這一類的患者從小身體就發生了慢性缺氧的問題,這也是這一類患者的女性絕大多數都會發生嚴重的經痛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原因。
另外幾種比較常見的貧血,則是缺鐵性貧血或者是失血性貧血,這兩類的貧血都和女性月經流血過多有密切的關係,如果要說這一類的貧血問題其實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症延伸問題之一罷了,是屬於因果循環的結果問題,從而造成身體更嚴重的缺氧,而反饋造成經痛及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情加重。
高血壓是國人常見疾病之一,高血壓藥:脈優蟬聯健保用藥給付之冠。全台灣罹患高血壓的人口上看 500萬。根據調查, 60 歲以上老人每兩位就有一位是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是國民健康保險局疾病防治重點之一。如何預防及有效治療高血壓,並須從認識高血壓原因、高血壓症狀以及選擇正確的高血壓治本方法,才可以遠離高血壓併發之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威脅。
血壓方面鑽研了很久之後發現,許多人的高血壓問題,起因於心臟力量開始減弱所導致。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都在 40、50 歲時開始發作,之後也因為個人及醫生彼此對高血壓發生的誤判,而使得自己後半輩子,每天得浸淫在降血壓藥堆裡頭不能自拔。高血壓不是傳染病,是一種身體缺氧現象,但令人憂慮的是在醫生、政府及藥廠互利之間的鼓吹之下,致使許多人逐漸變成每日藥不離手的藥罐子。
高血壓藥越吃越多,甚至變成藥物癮的問題,是因為現今西醫界都將高血壓當作「病症」來治療。高血壓是「症狀」而非「疾病」,是身體缺氧的一種自救反應。使用降壓藥擴張血管、減少血液體積,只能初期治標,無法根本改善血壓的問題,這是違逆身體的需求。或許剛開始血壓下降了,但因為身體仍舊需要足夠血液,於是心臟代償、血管收縮等反應相繼出現,就必須藉由換重藥或增加藥量來「改善」這些症狀的藥物,惡性循環下去,降壓藥物也就越吃越多了。
我的研究發現高血壓是種「症狀」而非「疾病」,它是身體全面性慢性缺氧的自救反應;透過收縮血管,調節末端微血管的滲透壓,使缺氧部位的情況減緩。而真正根源解決缺氧問題,只有透過強化心臟肌力,才能增強血液輸出量,澈底改善身體末梢缺氧、滲透壓不足的情況,當身體獲得充足血氧供給之後,血壓自然將漸漸恢復穩定平順,才能避免陷入因為長期使用血壓藥,造成心臟衰竭、腎臟衰竭及癌症的藥物風險。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認高血壓為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相關的高血壓組織(WHL)的研究也發現更有5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並不了解自身的情況。這主要的問題可能在於包括醫師等專業人員也弄不清楚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發生原因為何,因此導致患者也無法就其根源問題進行疾病的預防及對抗。因此雖然WHL從2005年發起了全球性高血壓認知運動,並把每年的5月17日定為世界高血壓日,但是過去幾年以來,以通過許多媒體和公眾集會進行廣泛宣傳告知人們對高血壓的認知,但是高血壓的普及率仍然逐年升高,心血管疾病仍然高佔世界第一位的死亡率(31%)的疾病(2015年就有177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缺氧型高血壓的研究及新觀念的宣傳,或許是改變現在這種無法壓制情況的新契機之一。
在台灣的現有體制之下,醫界常常將高血壓這個症狀當成疾病來醫治,同時也將高血壓當作成一項「生意」來看待,結果造成高血壓病患從一開始吃高血壓藥物之後,往後的人生即離不開高血壓藥物。每天一睜開眼就是高血壓藥,高血壓藥似乎變成是高血壓患者用來“保健”的藥品似的。這也難怪健保實施後,高血壓患者的就診率攀升、癌症、洗腎統計數值都飆升。還有更多研究已證實,高血壓藥物明顯增加罹患痛風、前列腺癌的機率。
因此如何讓高血壓病患脫離長期使用高血壓藥物的窘境,只有先從了解高血壓的真正原因、高血壓的治本之道、探究現有高血壓藥物的得與失,最後從高血壓的根源,不管是日常生活、加強保養等,使高血壓患者逐漸擺脫高血壓藥,恢復幸福健康的人生!
血壓的根源就在心臟,而高血壓的發生就是心臟輸出力減弱的表現症候之一,因此加強心臟力量就成為高血壓治本的第一要務!
以加強心臟力或擴張血管的方法治療高血壓時,在臨床的表現上會有幾個特徵差異:
前科學界所發現的能夠增強心臟力量的方法,原則上只有兩類方法可用,其餘都有嚴重問題。第一類(Na+/K+-ATPase)這個機制,達到不用能量就可以增強心肌收縮的功效。只不過到目前為止,除了一種抗氧化的植物萃取物是長期安全可有效使用之外,其餘所有的物質(不論是天然或人造)都因為是類固醇的本質,並不適合長期使用也不可以用來作為高血壓的治本使用!
第二類:是設法增加心肌細胞內的能量製造機,也就是粒線體的數量,讓心肌收縮時的能量加大。只可惜目前除了透過漸進式的運動( 例如每日健走) 鍛鍊心臟功能之外,別無任何的藥物食品能夠幫忙,更遑論治療高血壓的根本!
血管堵塞基本上分為兩類
1、是血管壁上長出來像麵疙瘩狀一樣的「血管粥狀油瘢」
2、 一類是像傷口癒合時的硬塊癤疤一樣的「瘢塊」
『血管粥狀油瘢』,也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血管動脈硬化,這一類血管粥狀油瘢 其實跟吃下多少的油脂及膽固醇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它的形成是因為血管的內膜細胞,被自由基或酸性物質侵蝕破壞之後,身體便派遣很多物質來修補這些損傷的破洞,其中低密度膽固醇(LDL)就是扮演修補細胞膜的工作。只是當很多的低密度膽固醇進入到細胞破損深處修補之時,大量的組織纖維蛋白很快的就將外圍封鎖住,這時多餘的LDL原料無法再流回到血液中,進而侵襲內皮細胞,逐漸氧化變質。 此時單核白血球—『巨噬細胞』接收到指令,將這些氧化的LDL吞噬掉,原本應再鑽回到血液中,並將廢棄物帶離,不過由於它吞下氧化的LDL之後體積變大形成所謂的『泡沫細胞』,又『組織纖維蛋白』做成的鋼索網封住出口下,泡沫細胞被迫困在血管壁上,日積月累下,血管就越來越狹窄,血管也會逐漸硬化。
第二類血管堵塞更危險,也就是傷口癒合時所產生的「瘢塊」。它的形成一樣是從血管內膜破損開始,一旦血管破損,身體機制會大量集結『組織纖維蛋白』、鈣離子、血小板來修復該破損處,結合硬化成瘢塊。當它黏附在血管內腔時,血管變窄小,不過最危險的還是當它脫離黏附之後,順著血流游離到身體任何地方,如果稍微大一點的血塊流到腦袋卡住,就形成腦中風;卡住腎臟,就成腎衰竭;卡住心臟,就成心臟衰竭。